2014年是中欧工商管理学院20年,中欧隆重推出"大师课堂"(Master Class)。邀请国内外顶尖学者与商界领袖,激荡思维、共享智慧。大师课堂"将为广大校友提供一个与大师面对面的机会,为他们在这个遍布机遇却也充满挑战的变革时代指引方向。
第4期
本期导读
4月26月,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应邀做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周年庆活动之“大师讲堂”首堂讲座,带来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专家介绍
郭广昌
复星集团董事长
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20年院庆重磅活动大师课堂,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发表主题演讲。演讲中,郭广昌借其中三次比较深入的讨论跟大家分享他所获得的一些启发。
查看详细>>>
/10
|
微博0
教育频道 | 查看图集 |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4月26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中,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CEO2006)做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反向整合资源》的精彩演讲。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悦图推荐
盘点入选《时代》影响力人物榜的中国富豪
MBA毕业生最满意的10大国外商学院
2014年福布斯中国最有价值EMBA项目
以下为郭广昌演讲的精彩观点:
1、一个企业如果要做多个产业的运营,其实已经在做投资了。
多个产业的同时运营不见得你一定不专业,你可以请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人来做.事实上不管你怎么做,在你这么说的时候,你在做多元经营的时候,已经是在做投资了,你最重要的决定是在分散你的资源。
2、固有的观念和想法 会阻碍在其他行业的投资
多行业作为一个投资来说是可行的,但多行业作为一个运营来说可能是不可行的,你必须有特别的专业团队去做,你一定要把它看成一个投资。
3、做企业有些人可以走顿悟的道路 但不是每个人都走得通
佛教界很有名的两个争论,一个是顿悟,一个叫静悟,做企业有些人可以走顿悟的道路。比如说马云,比如说马化腾,找到一个商业模式,一下子就一千多美金的市值,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得通这条路,像这些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学。对于企业,不管是用顿悟的方式还是用静悟的方式,不断去完善,不断去改进,这是非常重要的。
4、反向整合全球资源对于企业和国家都非常重要
我们以前一直在说中国要用市场换技术,但是如果你没有掌控市场的主导权的话,技术也是换不来的,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设厂之后,技术是不来的,最终还是要你的市场。不给你技术,这应该是一个中国企业的战略,也应该是中国国家的战略,我们需要更多的中国企业代表国家去整合全球资源,变成在全球有竞争力的企业,在这些资源里面,我们既可以是一个品牌的资源,也应该是一个技术的资源,也可以是一个网络的资源等等。
5、投资型公司财富积累速度最快的一定是巴菲特模式
第一,他的资金成本是负利率的,第二他的投资是长期的,难得的是他个人又活得时间比较长,他从事投资的时间长,因为不管你IRR是多少,时间肯定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你十年的积累和二十年的积累和三十年的积累和四十年的积累肯定是不一样的。
6、企业要有活力,哪怕有一点混乱都不怕。
一个企业的活力一定要让保证一定的开放性。有一本书叫《失控》,有一句话,均衡之死,如果高度完美,高度均衡之后,这个组织还有活力吗?最怕的是看上去恰恰完美,其实已经完了。我觉得马化腾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作为一个IT男,他有这种思维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他这种思维,我可以说就没有今天的微信,因为他允许了内部某种冲突的存在。
本文来源:教育频道专稿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1
2
3
4
5
6
7